- 欢迎光临中国水果交易网10年老站!
- 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 客服QQ:99628038
- 用户交流群3:334812283
- 采购经销商群:226330933
让葫芦岛水果叫响国内外
【导读】
位于葫芦岛主城区与兴城之间102国道423公里处、始建于1948年的韩家沟果树农场,几十年来由于隶属关系频繁变换,带来了企业发
韩家沟果树农场从2006年新领导班子组建后,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水利灌溉网络已实现全覆盖,水源有5处,地下管网达3.75万米,出水栓井共130眼,高位储水池2座。场区主干路、场区巷道全部改造完成,田间作业路基本覆盖全场,职工生产作业十分便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对韩家沟果树农场来说,优质果苗就是“成吉思汗军粮”。该农场以科技为支撑,以管理求效益,以改革促发展,实施“老残园”改造,目前已更新以“华红”、“寒富”为主的新品种果树1000亩6万株,年产华红苹果300万公斤,职工年人均收入超过15000元,成为本地区最大的华红苹果产业基地。
据介绍,韩家沟果树农场下一步将以“精诚团结,富民兴场”为宗旨,不断加大果业发展,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形成以果业为中心,绿色农业为基础,把农场打造成休闲、采摘、旅游观光农业一体化生态园区,争创新农村建设示范场和国家宜居乡村建设示范场。
果业强市建设离不开强有力的果业基础设施支撑,跟韩家沟果树农场一样,我市其他果树农场均把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当务之急,补齐这方面的短板。大台山果树农场近年来先后铺设了主干道黑色路面和“村村通”水泥路面,大规模改造田间作业路,对一半果园进行了节水灌溉和配套工程建设,全场基本完成了自来水工程,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前所果树农场的主要道路也已经全面硬化,25000亩果园全部实行节水灌溉。
目前,我市已对果业种植规模做出了详细安排,每年更新改造老残次弃果园6万亩,此外每年新建干鲜果园8万亩。我市果品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也正同步火热开展,例如韩家沟果树农场招商引资工作成果丰硕,已有辽宁绿野种业有限公司、兴城市兴凯设施农业加工有限公司、鑫龙海城建设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
提升软实力注重永续发展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要让特色农产品销得更多、卖得更远,除了保证产品品质,还需在包装上做足文章。我市在建设东北果业强市的过程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优质果品卖出数量、卖出价格、卖出回头客,而精美的包装无疑是提升果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媒介。
我市对此放出实招,于近期启动了由市政府主办、市农委承办的农产品“政府包装设计奖”创意设计大赛,目的是提高绿色有机和地理标识商标产品和优质农产品的产销量,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包装和市场营销,打造面向京津冀和东北地区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通过征集人性化、便利化和个性化的包装,为我市果品打一次“软广告”,让葫芦岛水果叫响国内外市场。此外,“葫芦岛苹果”商标注册工作目前进展顺利,预计今年11月初批下来。
蓝图变现实,人才是关键。坐落在兴城市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拥有众多科技人员,近年来在地方果树及相关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凸显。我市“近水楼台先得月”,从果树研究所提供的相关培训中得到实惠的果农不计其数。果树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打造一批设施齐全、特色鲜明、技术先进、效果显著的现代果蔬栽培示范园,为振兴我市果业添砖加瓦。
向技术要效益,前所果树农场历年来在这方面尝足了甜头。该农场目前有高级工程师和农艺师30名,中级工程师和农艺师75名,技术人员100名,同时注重与中国农科院果树研究所、辽宁省果树研究所、沈阳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进行联合科学研究,总结并推广应用包括果园测土配方、绿色果品病虫害防治、果实套袋等10项果业新技术,产量得以提高,品质得以改善,收入得以增加。
技术创新是永续发展的保障,新常态下更是如此。前所果树农场正着力打造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培训平台,包括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果树研究所、省果树研究所等院校机构的教授专家,每年对果农进行3至4次培训,受益人数超过1500人,职工借此接触到业界前沿信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