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68.com

陕西户县葡萄产业搭上“顺风车”

发布时间:2014-03-06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592)

【导读】

  【导语·中国水果网日前,在陕西户县质监局和农业局联合举办“户县葡萄冬春专题讲座培训”班上,草堂镇的葡萄种植户陈天德搭上“顺风车”。为了创立当地自己绿色食品的独特品牌,户县质监局实地调研,主动工作,起草并颁布了《地理标志户县葡萄》地方标准,使得户县葡萄有标准可循。  

  “我们现在的葡萄种植户真是越来越幸福了,质监局给我们请了葡萄专家,不收一分钱为我们培训,农业局给我们讲种植要点。今天全乡的葡萄种植户们基本上都在课堂里。”1月15日,在陕西户县质监局和农业局联合举办“户县葡萄冬春专题讲座培训”班上,草堂镇的葡萄种植户陈天德高兴地说。

  户县自周朝起就有栽培葡萄的记载,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并留有“风驰夕阳下,鸟鸣不夜天”的佳话,所产的户县葡萄以果穗整齐,粒粒饱满,酸甜可口,营养价值高而远近闻名,深受消费者喜爱。在2012年户县葡萄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成功申请,不仅叩开了当地农民的“致富门”,也带领着全县农业驶入农业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据了解,2012年户县全县葡萄种植面积为1666公顷,年总产值为3亿元。到2013年全县葡萄种植面积达到4000公顷,产业总产值达到4亿元。短短两年时间,户县葡萄已经卖到全国各地,更甚至走出国门。户县葡萄已经成为当地一大经济产业。

  “葡萄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在质量上会不会下降?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为了防止农户只贪图眼前利益,忽视了葡萄质量。防止出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重申报、轻使用”的现象,我们加大力度做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种植标准规范力度。确保产品“保质、保优、保名。”户县质监局局长闫鹏卫表示。户县葡萄作为户县的地方特产,种植没有规范、没有标准,品牌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就会导致品牌价值贬值。为了创立当地自己绿色食品的独特品牌,户县质监局实地调研,主动工作,起草并颁布了《地理标志户县葡萄》地方标准,使得户县葡萄有标准可循。

  陈天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户县葡萄在没有申请地理标志以前每公斤能卖到8元钱都是好价钱。获得保护以后,每公斤能卖到14~16元。想到多产一公斤就是一公斤的钱,大伙都想让葡萄产量高点。谁还听专家说的要求单产必须控制在2000公斤。我去年单产就达到2500公斤。”说到这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后来我发现给葡萄疏花、施肥、撒药和人家都是一样的,可是葡萄的颜色、果形、甜度都不如人家的好。结果也卖不上价。今天才知道这是没按葡萄种植标准种植的结果。今天这课上的值啊!”

  向陈天德这样想法的种植户曾在户县还大有人在。为了彻底消除他们的小农意识,从源头保障葡萄产品质量安全。户县质监局与农业局合作,将出台的《地理标志户县葡萄》的地方标准印发数万份发放给农户。并邀请葡萄专家现场授课,通过视频、讲解、示范等方式,按照农业标准化的要求指导农户采种育苗、栽培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摘等,确保户县葡萄形成完整的标准化种植生产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