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68.com

四川省仁寿彭杨:火龙果基地托起创业梦想

发布时间:2014-01-03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661)

【导读】

  北盘江畔鲁容乡。举目望去,沿江岸一片片依附着水泥桩生长的翠绿的火龙果树,是彭杨的基地,这里,托起了他创业致富的梦想。

  彭杨,四川省仁寿县宝飞镇人,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做水果贸易销售。2010年,他只身来到贞丰县鲁容乡发展火龙果种植。“选择这里发展火龙果主要是看中了鲁容的自然条件和政策支持。”彭杨如是说。

  鲁容乡是典型的亚热带低河谷自然气候区,村民种植传统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和花生,有时辛辛苦苦干一年,却没有什么好收益,所以,鲁容乡也成为了全县几个贫困乡之一。

  要改变村民的贫困面貌,只有改变他们的传统种植方式。彭杨在实地考察后,决定承包鲁容乡沿江一带50亩土地作为火龙果种植的前期高标准示范基地。

  为了搞好示范种植,他每天组织群众一起搭架、种苗,做好种植的前期工作准备。由于刚开始种植没有经验,那段时期困难重重。第一年冬天,受天气突然变化的影响,导致刚种下去的火龙果苗大量被冻死。为尽快挽回受灾的损失,在相关农业专家和技术员的指导帮助下,彭杨重新开始从已有的苗木里扦插,用心管理,果苗又渐渐恢复了生机。第二年,依靠自己总结的新的种植技术,彭杨认真抓好种植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到了收获时节,他的火龙果个个颜色光艳,硕大饱满。由于他所种植的红肉火龙果品质较好,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很快打开市场。

  在自己积累财富的同时,他想得更多的还是如何让当地的乡亲们与自己一起共同创业、共同致富。但是,由于火龙果种植在当时还是个新鲜事物,许多村民都担心自己在收获时节找不到销路,不仅不能获利,反而会收不回成本。针对大家的担心,他毅然作出承诺――对每个种植户提供种苗支持,全程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并由合作社100%回收果实。同时,农户还可以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参与收益分红。为了带富一方,形成品牌,让村民吃下“定心丸”,他注册成立“贞丰县川黔火龙果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发展壮大基地,他还主动承担全乡有致富愿望的农民的业余技术培训。在他的示范带动下,示范基地火龙果种植面积达到500余亩。2012年创收80余万元。

  对于没有种植条件的村民,彭杨则请他们来“上班”,管理基地,活不重,按天付给他们工资,每年来“上班”的村民每人也能收入近万元。这些村民在获得劳务费的同时,又学到了技术和掌握了市场信息。鲁容村村民韦正举和岑得飞夫妇均在彭杨的基地里打工,两年时间,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积蓄,便准备筹划建一座新房,可是还有部分资金缺口,他们找到彭杨,在了解到他们的来意后,彭杨立即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帮他们修建新房。像韦正举夫妇这样在基地里“上班”的村民还有很多,据彭杨统计,仅2012年就发放劳务费用近20万元。

  谈起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彭杨表示,针对火龙果果皮薄、难保鲜的特点,计划投入资金建设基地所需的冷藏库,解决储存难的问题。同时尝试进行火龙果花来加工花茶和花醋等,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