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中国水果交易网10年老站!
- 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 客服QQ:99628038
- 用户交流群3:334812283
- 采购经销商群:226330933
北京延庆:冬果畅销 冷库歇了业
【导读】
【导语·中国水果网】在北京延庆冬季水果正非常畅销,而果品大镇延庆张山营,本以为依旧热闹的冷库竟然门前冷清,鲜有果农光顾,再看库里,空空荡荡。延庆香营乡,果园都分布在香龙路两侧,交通便利,发展采摘更加水到渠成。如今,苹果、杏、葡萄各一千亩的采摘园区排列路两侧,三大水果供不应求。
果品大镇延庆张山营,每年这个时候,下营、西五里营、前庙等几个村的冷库是最繁忙的地方。十里八乡的果农们开着满载苹果的大小车辆,赶到这里储存以备销售。
冷库四年前就已建成。那时,果品滞销是果农最头疼的事。为了储存滞销果,镇政府只好投资建库。不仅延庆,平谷、大兴、通州等各区县,那时都面临滞销难题,也都纷纷建了冷库,总储藏能力达2000吨以上。
今年冬果储存季,记者再访张山营,本以为依旧热闹的冷库竟然门前冷清,鲜有果农光顾,再看库里,空空荡荡。
果子呢?“早都卖啦,还没摘呢就许了买主了。”果农蒋进秀告诉记者。赶往同样以果闻名的香营乡,看到的依旧是这般景象。不仅延庆,记者采访发现,昌平、密云、怀柔、平谷……不少区县都是如此。是什么让冷库歇了业?
育精品擦亮京果招牌
地处延怀盆地山前暖带的张山营镇,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地理条件种水果可谓得天独厚。几年前,镇里就建起了万余亩葡萄园、8000多亩苹果园,但销售一直不理想,果子养在深山人未识。
怎么让果子走出深山,一鸣惊人?张山营人意识到,不能光靠天时,还得加上科技,育出精品才能脱颖而出。
镇里的德青源蛋鸡养殖场,常年有沼渣、沼液,农技部门变废为宝,把它们作为有机肥送进果园,再辅之以杀虫灯、诱虫带、粘虫板等物理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种出的果子色艳味美,酸甜可口,很快名声飞出深山。张山营苹果不打药、不施肥,还“吃”上了有机营养餐,人所共知。
目前,全镇8000余亩苹果,获得有机认证的就达2000多亩。各大超市的订单不断。
果农王存杰家的20亩苹果树,今年依靠沼渣、沼液,苹果个个都在半斤以上,且70%都达到了一级果标准,还在地头就被订购一空。其中,特级的有机苹果都是论个卖的,最贵的一个卖到了10多块。
在昌平崔村镇,情况更是如此。市民陆先生连续五年,年年冬天都要买三箱崔村苹果储存起来。可今年,他落空了。“我就比平常晚去了几天,谁想到白跑一趟,全卖光啦。”
崔村苹果这么火,靠的同样是“品质”二字。这里种的富士苹果,采用果实套袋、铺反光膜、秋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新技术,而且果树全部施用有机肥,浇水也是采用本地区可以与矿泉水相媲美的地下水,这才赢得了安全、绿色的美誉,自然供不应求。
果农赵宝玲多年来都是陆先生的“供货商”,今年她家的11亩果园又丰收了。苹果单个果重可达350克以上,色泽鲜艳,口感酥脆、香甜,实验测试,糖度达到15%以上。可惜,刚一成熟就被超市包圆儿了,让陆先生没了口福。
借势休闲采摘人气旺
崔村苹果这么火,还有另外一个“推手”——休闲采摘。
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果农们的园子已由过去的生产功能,向生态、旅游、科普体验等新功能转变,客人进了园能吃、能玩、能采摘。
眼下,“真顺”“香堂”“大辛峰”等品牌果园,已成为京郊著名的观光基地。每年来崔村镇采摘的游人已达20万人次以上,采摘直接收入达到5000万元,极大地增加了苹果的附加值。今年苹果的采摘价格在每斤10元以上,等级成箱的虽然价格不一,但都在百元之上。精品苹果虽然价格不菲,但游客依然热购。
和这里一样,怀柔郭家坞村草莓种植大户杨淑珍,这几天迎来了第一拨采摘客。“十个大棚,多的时候一天接纳300人。”杨淑珍告诉记者,她家草莓就使一次底肥,不打农药,因此吸引了很多回头客,草莓礼盒产品更是走俏。
平谷马昌营镇的农户们,更是棋高一着。这里的千亩有机农场与12家大型社区超市、网络超市达成了供销协议,预售采摘卡100多万元。这样一来,有机果品再不用待在“棚”中,而是还未成熟就定好了婆家。
延庆香营乡,果园都分布在香龙路两侧,交通便利,发展采摘更加水到渠成。如今,苹果、杏、葡萄各一千亩的采摘园区排列路两侧,三大水果供不应求。
对接社区居民吃上树熟果
不光坐等采摘客,果农们还在想方设法把带着露珠的鲜果,方便地送到市民家门口。
今年初,市商务委、市农委等部门为果农们搭起这样一座桥:集合各大超市,开办当日鲜果专柜,签订销售协议,让果农们大棚里的鲜果,一站直达超市,同时鼓励市民购买这种当天采摘的水果。
天翼草莓、鑫城缘果品、西集草莓等京郊各大草莓种植园率先加入进来,百万公斤的草莓,挂着晨露送进物美、京客隆、超市发、沃尔玛、永辉、华冠等超市的专柜,让居民就近就能吃到鲜果。
此外,本市已与12家大型超市的千余家门店,实现了“农超对接”,还在昌平、顺义等五个区县都设立了农产品配送交易中心,承担起农产品基地与大型连锁超市以及社区、学校、家庭的产销对接。
位于昌平区东小口森林公园中的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如今一两天接300多个订单已是家常便饭。依靠这样的配送中心,600多户果农身坐家中,生意自己找上门。
农超对接的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同时相关部门会在超市区按照季节打造京郊精品果品的专卖区,扩大农产品直达餐桌的配送服务。对此,平谷、延庆等区县,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平谷大桃在西城天桥街道设了直销点,当天下树的大桃,直接就送到了居民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