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68.com

苏州:红艳艳的地产草莓正当时(图)

发布时间:2013-12-13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495)

【导读】

  又到草莓上市时。记者昨天从苏州市农业部门了解到,我市地产草莓年产仅为2000多吨,远远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市面上草莓多为浙江、上海连夜运来的。

  地产草莓上市正值苏州传统地产水果空当期,而草莓最讲究新鲜,很不适合长途保鲜运输。所以,地产草莓特别受欢迎。

  地产草莓“皇帝女儿不愁嫁”

  这几天,苏州不少水果店和超市,都纷纷挂出了叫卖地产草莓的醒目招牌。在市区一家水果店,记者看到一盒盒的草莓被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盒子内一颗颗草莓被排得整整齐齐,鲜美红嫩,让人一看就忍不住想尝尝。“好一点的要卖三十多元钱一斤,差的也要卖二十多。”水果店老板说,现在上市的草莓全是“头胎”,是质量最好的一批,果形最大,口感最好,而且能放上好几天。因为是新鲜上市,产量还没起来,赶着尝鲜的人又最多,所以价格自然也是最好的时候。

  虽然草莓价格不菲,但是尝鲜的人还是不少,去晚了想买些好的尝尝鲜都还没有。昨天上午8时半,苏福公路藏书段的一家草莓大棚边,五六个小贩正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闲聊。“我们今天来晚了,已经没有货了。”其中的一位小贩摊摊手遗憾地告诉记者。

  “我们家的草莓不愁销,都是摊贩自己来进货。她们今天来得迟,货没有了。”农场负责人丁文福解释道。在丁文福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一座草莓大棚,只见翠绿翠绿的草莓苗连接成片,长势正旺;红嫩的草莓散发着阵阵香甜的气息,让人垂涎欲滴;三五成群的农场工人正弯着腰,细心地将一颗颗成熟的草莓轻轻地放进盆里。丁文福的农庄种植草莓20个大棚、约50亩,大量上市后每天可采摘1000到1500斤。工人早上6点钟开始采摘,先到的商贩先拿货。

  记者从附近的多个草莓种植户了解到,地产的草莓由于新鲜、价格相对公道,犹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外地运来“隔夜货”口味稍差些

  据了解,2005年之前,苏州还没有大规模种植草莓,市场上销售的草莓都是从邻近的地方运来的,既不新鲜,口感也不好。大约也就是六七年时间,苏州开始冒出不少草莓大棚。比较集中的是230省道木渎至光福段两侧,东山大道两侧,苏虞张公路相城段两侧,以及西山岛上。一个个草莓大棚都紧挨马路,在路边摆个桌子,上面放着新鲜采下的草莓。游客也可以自己进大棚采草莓,采下多少论斤算。

  据市农业部门统计,2012年苏州草莓种植面积1800亩,主要分布在张家港、常熟、相城区等地,总产量近2000吨,产值近5000万元。其中绝大多数为设施栽培。而全市的茶园面积为3.5万亩,果树面积为15.67万亩,花和苗木面积6.7万亩。所以相对来说,草莓只是苏州茶果类中的一个小品种。

  一方面是种植面积小、总产量不高,另一方面却是庞大的市场需求。弘德隆是苏州重要的水果批发市场,这里的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2012年一季仅弘德隆,销售的草莓就有2000吨左右。这还不算苏州的其他水果批发市场,和苏州地产的不经批发市场销售的。可以肯定的是,苏州市民吃到的草莓,大量需要“进口”。

  “草莓和别的水果不同,特别不耐放,不耐压。”该市场负责人介绍说,进入苏州的草莓都是在产地摘下后,由经纪公司统一收购,然后连夜发往各地市场,包括苏州。草莓到了苏州首先到水果批发市场,然后再到各水果店,最后再卖给市民。所以说,从采下到吃到,最快也要24小时左右。在春节之前,草莓放得起还不要紧,过了春节,特别是天气热了以后,隔夜的草莓无论从外形还是口感上,都大打折扣了。

  技术成熟种植扩容有前途

  据了解,草莓从每年12月份一直能生长销售到来年5月份,越早的质量越好。5月份卖完以后,土地需要翻一遍,重新种植。从时间上来看,草莓的销售期,正好是苏州传统地产水果的空当期。

  丁文福介绍说,草莓最初是外国水果,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因为气候条件要求比较高,所以最初在苏州没法种。不过如今农业设施越来越好,大棚种植后温度已经不是问题了,比如他们的大棚,棚内温度最低不会低于5℃。种草莓技术很重要,同样一亩地,种得好能收3500斤,种得不好,可能只有1000斤,而这其中,能够卖得出价钱的或许500斤还不到。但总结到一点,技术不是问题。

  对于市场,丁文福更是相当看好。他说,农产品当然越新鲜越好,苏州人对吃也普遍有“本地情结”。从目前市场供不应求的现状来看,地产草莓根本就是嫌少。过了春节,草莓变得更不耐保鲜,更不宜颠簸运输,地产草莓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业内人士说,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草莓种得好的,亩收益能超过两万元,是当之无愧的高效农业,并且前期投入不大,当年投入当年就能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