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中国水果交易网10年老站!
- 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 客服QQ:99628038
- 用户交流群3:334812283
- 采购经销商群:226330933
湖北宜昌:夷陵柑橘俏销
【导读】
【导语中国水果网】作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橘之乡和湖北省水果生产大县,夷陵柑橘已叫响全国,香飘世界,让三峡库区农
【导语·中国水果网】作为“中国早熟蜜柑之乡”、“中国柑橘之乡”和“湖北省水果生产大县”,夷陵柑橘已叫响全国,香飘世界,让三峡库区农民尝到了甜头。 峡州出好橘,最甜在夷陵。夷陵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柑橘神秘纬度带、世界柑橘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柑橘“种质资源库”。走进夷陵区,漫山遍野都是黄灿灿的橘子压满枝头,闪着金黄的光芒。
产业引领,绿色长廊达百里
峡州出好橘,最甜在夷陵。夷陵区位于长江中上游,是世界公认的优质柑橘神秘纬度带、世界柑橘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柑橘“种质资源库”。走进夷陵区,漫山遍野都是黄灿灿的橘子压满枝头,闪着金黄的光芒。
上世纪70年代,粮柑“四定”政策,掀起了社社办场、队队建园的大生产运动。80年代,“三为主、一带动”的山地开发,开荒植橘寄托了一代人的希冀。1991年和1993年,两届规模宏大的“宜昌柑橘节”成功举办。进入21世纪,“整村推进”工程成为夷陵柑橘发展的盛世之始。2007年,夷陵更是高度聚焦柑橘、茶叶两大优势产业,实施“橘都茶乡”的发展战略,倾力引导柑橘向优势区域集中、向质量效益转变,向产业经营迈进,夷陵柑橘从此步履铿锵,向着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迈进。
据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介绍,2012年夷陵柑橘已成相当规模,面积34万亩,产量55万吨,分别位居全国第六和第五,全省第一。全区11个乡镇114个村近6万农户以橘为业,涌现出3个柑橘专业镇(街道)和66个柑橘专业村,构筑了百里柑橘绿色长廊。
科技支撑,“夷陵模式”成样板
站在夷陵官庄村柑橘标准园赏橘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满山橘树,硕果累累,叠翠流金。
下到橘园,大开眼界,随着按钮的按动,橘园里所有微喷灌管便开始360度旋转无死角喷水。接着,技术人员按动开关,只见成车的柑橘通过依山修建的专用轨道被顺利运下山来。“来到产地,看到这成片的标准化果园、现代化的生产设施,我们的心里更有底了。”乌鲁木齐的经销商卢勇感叹不已。
近年来,夷陵区以小(小溪塔)鸦(鸦鹊岭)路沿线小溪塔街道、龙泉镇、鸦鹊岭镇为建设重点,实施了标准果园创建,建设面积达10万亩,占果园总面积的1/3。
据夷陵区区长卢斌介绍,夷陵区探索的“三级网络抓培训、四项规程定标准、五大配套进果园”的“夷陵模式”从2009年起就开始在全国推广。
全区以科技引领基地建设,先后总结推广了空中挂灯、园中挂板、树上挂虫等14项集成技术,在全省领先推广了设施栽培技术,坚持实施公路硬化到园、水电供应到园、沟渠贯通到园、机械普及到园、综合防治到园等“五到园”工程,加快了柑橘产业基地现代化进程,有效提高了柑橘的产量和品质,平均单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优质果品率达到90%以上,被农业部作为全国橘园建设样板推广。
夷陵柑橘技术屡创“国标”,有一名专家功不可没。他就是夷陵聘请的柑橘产业发展顾问、国家现代柑橘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邓秀新。他每年都要带着团队前来调研、指导。“邓校长常常戴顶草帽,一头扎在橘田里,像个地地道道的橘农。”夷陵区委书记刘洪福笑着说。
夷陵先后组建了宜昌市夷陵区柑橘研究所、宜昌宽皮柑橘综合试验站等柑橘研究中心。现已建立起“一个产业+一位院士或知名专家+一所专业院校或研究机构+一个专家团队+一个龙头企业+一批示范户”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完善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解决了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标准化生产带来的是“产量”与“效益”的双提升。种橘从农资到技术,从品牌到市场,全部有标准可依。产量高,品质好,物美价优,收购价格每斤都高出周边0.1~0.2元,每亩收入比普通橘园高出近千元。
通过先进的技术支撑,全区涌现了荣盛、嘉源等72家柑橘深加工企业,其生产的橘瓣罐头畅销国际市场。晓曦红、洋红两家柑橘龙头企业的智能光电分级打蜡生产线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目前,仅柑橘商品化加工处理这一项,每年就直接增加农民收入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