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68.com

江苏高邮市地产草莓的喜与忧

发布时间:2013-03-30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605)

【导读】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水果店里还是街头小贩叫卖的草莓,都是正宗的高邮货。目前,高邮市草莓种植面积

  眼下正是草莓上市的季节,记者了解到,无论是水果店里还是街头小贩叫卖的草莓,都是正宗的高邮货。目前,高邮市草莓种植面积近500亩,平均亩产约1000公斤,绝大多数在本地销售。

  日前,记者深入高邮市几家草莓种植基地,了解地产草莓的喜与忧。

  地产草莓,“皇帝女儿不愁嫁”

  20日上午8时半,高邮市马棚“黄四庄”生态农场内,五六个小贩正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闲聊。“我们今天来晚了,已经没有货了。”其中的一位小贩摊摊手遗憾地告诉记者。

  “我们家的草莓不愁销,都是摊贩自己来进货。她们今天来得迟,货没有了。”农场相关负责人丁文福解释道。

  在丁文福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一座草莓大棚,只见翠绿翠绿的草莓苗连接成片,长势正旺;红嫩的草莓散发着阵阵香甜的气息,让人垂涎欲滴;三五成群的农场工人正弯着腰,细心地将一颗颗成熟的草莓轻轻地放进盆里。“这东西特别娇嫩,必须要小心轻放,否则没有卖相。”正在采摘草莓的陈大妈告诉记者。

  “我家种的是奶油草莓,第一批年前就上市了。”丁文福说,农庄种植草莓40个大棚、约100亩,现在每天采摘1000多斤,最多可达1500多斤。工人早上6点钟开始采摘,先到的商贩先拿货。

  高邮市界首镇连标葡萄园门前的桌子上,摆放着刚采摘的新鲜草莓,标价15元/斤;曹连标的女儿曹富艳则在屋里忙着将新鲜的草莓用盒子装好,每盒一斤,以方便顾客携带。她告诉记者,她家的草莓在家门口就全销掉了。近期,每到节假日,连标葡萄园门前私家车排成了长龙,许多游客慕名前来观光、采摘草莓、品尝农家饭菜。

  高邮镇草莓种植户胡风泉的手机每天都响个不停,这个水果店40斤,那个水果店70斤,某个超市100斤……接到电话后,胡风泉立即丢下手中的活,骑着三轮车去送货。

  记者从多个草莓种植户了解到,地产的草莓由于新鲜、价格相对公道,犹如“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一个电话,批发草莓送货上门

  “成老板,今天给我送200斤!”20日上午,蝶园南路上的水果店老板小陆正在给八桥镇金港村的草莓种植户成生龙打电话订货。盂城路上某水果店的老板刘女士每天上午开门的第一件事也是给高邮镇的草莓种植户胡风泉打电话订货。

  眼下,正值草莓大量上市的季节,邮城众多水果店老板均像陆老板和刘老板一样,每天一个电话新鲜草莓就送货上门,不必像过去那样长途颠簸去外地拿货。

  据了解,2005年之前,高邮还没有大规模种植草莓,市场上销售的草莓都是从邻近的地方运来的,既不新鲜,口感也不好。近年来,随着高邮草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邮城众多水果店、超市里卖的均是地产草莓。刘女士指着她店内满满一筐的草莓告诉记者,这是奶油草莓,有一股淡淡的奶油香味,相比普通的草莓而言更柔软多汁,非常不易存放,一般采摘下来2个小时就要赶紧卖掉。以前她基本不敢进这种草莓,路途颠簸加之时间长,一筐子草莓基本是烂兮兮的,压根就赚不了钱。现如今一个电话就送货上门,随叫随送相当方便。

  陆老板也坦言,从本土进货的好处多,第一新鲜,第二成本相对低,第三损耗少。

  草莓保鲜,是最头疼问题

  采访中,记者听得最多的是草莓保鲜难。随着气温的上升,草莓蜂拥上市,价格却直“跳水”,这让草莓种植户十分头疼。

  连标葡萄园的曹富艳谈到草莓时说,目前最头痛的是草莓保鲜、深加工方面的问题。“要是能有技术让草莓保鲜一个星期的话,我们在春暖时节就不用愁了。”曹富艳深有感触地说,在春暖时节里,雨量多、气温回升快,草莓产量高,当地市场供过于求,再加上草莓自身果质容易溶化,种植户只好以低价卖出。如果能保鲜一个星期,就可以把草莓运输到较远的地方销售,在草莓高产期,广大种植户就不用愁草莓的价格问题了。她告诉记者,她今年种植了七八亩的“红颜”草莓,品质较高,价格也比别人家的草莓高,刚上市的时候卖50元一斤,现在也就是15元到20元一斤。如果现在能保持刚上市时的价格,效益就相当可观。

  胡风泉也深有同感。他告诉记者,他是2005年来高邮种植奶油草莓的,为了保持草莓的新鲜度,每天3点多钟就起床采摘,然后骑着三轮车给市区20多个超市和水果摊点送货。刚上市的时候,奶油草莓卖到30元/斤,现在价格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要是解决草莓保鲜的问题,我们也不用那么辛苦了,而且可以将种植的规模扩大。但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草莓保鲜技术,想引进国外的技术,又缺乏资金。”胡风泉十分无奈。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高邮市草莓种植户多的也就种植近100亩,少的仅有几亩。他们坦言,十分想扩大种植面积,但由于草莓保鲜的问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