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68.com

抚顺有个了不起的“蓝莓村”

发布时间:2012-08-21 来源:中国水果交易网 作者:殷桃小娃子 阅读:(924)

【导读】

  硕果累累的夏秋之际,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冯家村的一片山坡地上,茁壮的蓝莓树枝挂满乌黑的果实,几名妇女在树丛中穿行、

  硕果累累的夏秋之际,新宾满族自治县北四平乡冯家村的一片山坡地上,茁壮的蓝莓树枝挂满乌黑的果实,几名妇女在树丛中穿行、采摘。这片蓝莓树的主人刘春全,则带着满脸的笑容,望着他辛勤培育的成果。

  2008年,刘春全受大连大学一位教授的启发,开始尝试种植蓝莓。最初,毫无经验的他只种了十几株幼苗,第二年春天,觉得越冬没什么问题,便大着胆子,从丹东等地大批购进,大面积种植。刘春全对这些蓝莓苗精心呵护,保证了成活率,但进入结果期后,刘春全却发现,看似生命力旺盛的蓝莓树,有的根本不结果。经多方了解,原来有些品种并不适合本地栽植,于是,刘春全拔掉多余的蓝莓苗,大量栽植适宜本地生存的蓝莓。

  在刘春全的努力下,目前他的蓝莓果已经盛产,以每公斤100元的高价推向市场,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只有3亩左右的蓝莓地,每年为刘春全带来十几万元的收入,与农村其他产业相比,附加值已非常高了。

  刘春全的成功,让乡亲们看到了希望。刘春全致富不忘乡亲,他积极奔走,从市里争取扶持资金,带着大家扩种蓝莓,现在,全村已有18户农民跟着他一起干,蓝莓种植面积达到200多亩。去年,这200多亩的小粒蓝莓果给大家带来100多万元的效益。

  刘春全说,摸索了五六年,已经掌握了一整套蓝莓培育技术,事实证明,只要选对品种,按照技术规程精细管理,蓝莓在辽东山区大有前途。蓝莓比香菇、中药材的前景更广阔,亩产效益更高。香菇种植需要消耗木材,中草药技术要求太严格,而蓝莓属经济林,管理相对粗放,且有着长达20多年的结果期,随着水果加工企业的介入,市场也越来越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