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中国水果交易网10年老站!
- 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 客服QQ:99628038
- 用户交流群3:334812283
- 采购经销商群:226330933
一个核桃卖三元钱 河北临城县小核桃滚成了大产业
【导读】
7月20日,在盛夏清晨的阳光照耀下,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果树基地的工人们正忙碌着为果树施肥、浇水。挂满枝头的一颗颗青绿
如今一粒粒小小的核桃,撑起了临城兴县富民的大产业。
临城县地处太行山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丘陵山区占全县总面积的85%,土地贫瘠,产出率低,农民收入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近年来,临城县委、县政府把发展薄皮核桃产业作为突破口,着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薄皮核桃的引种始于1999年,得益于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的先行带头。当时绿岭公司承包了临城县李家韩村、西洞村的荒岗,在河北农大李保国教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高标准的土地治理,挖坑回填有机肥,保证了核桃树生长的土壤条件。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薄皮核桃的种植还处于一种松散、自发的状态,仅个别乡镇、部分群众少量种植。
2007年以来,临城县委、县政府着眼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致富,基于薄皮核桃适宜种植、收益较高、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决定在全县大力发展薄皮核桃。经过10多年特别是近3年来的发展,临城薄皮核桃种植规模从小到大,链条从短变长,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农业主导产业。
农业产业化,实质是工农一体化。临城县委、县政府坚持用工业理念抓农业,把企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市场化融资等工业理念融入到薄皮核桃的产、加、销各个环节,构筑起专业、高效、标准、科学、可持续的薄皮核桃产业发展模式。
土地是现代农业规模化的关键支撑。在种植模式上,临城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农户将土地作为“股票田”,“入股”薄皮核桃种植公司,不参与投资和管理,由公司承担全部生产经营管理和投资,收益后农户直接参与分红,实现了公司、农户双赢。通过土地流转,37家股份制企业栽植薄皮核桃3.7万余亩,薄皮核桃成方连片种植面积500亩以上的达到40多个。
农业产业化,最终结果是生产出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发展薄皮核桃种植,临城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靠科技体系保障产品质量,靠知名品牌打造优势产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临城与中国农大、河北农大进行技术“联姻”,组建薄皮核桃产业研发中心,对薄皮核桃育苗、种植、加工的先进技术进行研发,先后承担了“绿岭核桃产业化技术开发及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技术研究”、“绿色核桃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与示范”等一系列国家和省市级开发项目,研制出了核桃的优质新品种。
临城的小核桃带来了大效益,转变了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上了优质高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使农民有了可靠、持续的收入来源,同时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据统计,临城全县直接从事薄皮核桃种植生产群众达3万多人,人均年增收1000多元。如果在绿岭、绿蕾、新惠通等公司从事果树管理,另外的人均打工收入也可达5000多元。小小的核桃,不仅撑鼓了农民的腰包,也带动了加工业、运输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既成为临城的城市名片,也为该县的发展注入了动力。